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
发布人:陈涛 发布时间:2025-01-08 浏览次数:10 |
为了加强本实验室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根据“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实验室运行机制,特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本基金旨在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联合,推动新思想、新方法及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和辐射作用,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交通运输学科的发展。重点实验室主要资助该领域内的基础性研究。现启动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报工作,具体申请事宜如下: 一、资助对象 本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自由申请、择优支持。申请人应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中级职称并具有博士学位的非本校研究人员,且与科研平台有一定的合作研究基础。 二、资助方向 开放基金用于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资助方向为: 方向一:面向运行安全的运载装备设计、控制与测评 (1)运载装备全线控底盘设计理论与主动控制技术 (2)高安全车身“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3)运载装备运行安全智能测评技术与装备 方向二:人-车系统主动安全理论与技术 (1)道路运输车辆驾驶员驾驶行为基础理论与方法; (2)营运车辆驾驶员(安全员)驾驶能力评估、监测与提升理论和技术; (3)智能运输车辆人机交互、人机共驾理论与技术; 方向三: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管控技术与应用 (1)道路运输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 (2)道路运输风险防控理论与技术; (3)道路运输系统主动安全理论与技术 申报书请注明研究方向。 三、申报要求 1、申请人需在本重点实验室确定合作研究人员,填写“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申请书采用统一格式,具体见附件1。 2、申请书须由申请人本人撰写,申请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必须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并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申请人申请的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资助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和区别。 4、申请书扫描件于2025年1月23日之前发送至邮箱wufuwei@chd.edu.cn。待评审通过后,将签字盖章的申请书(一式三份)纸质材料于2025年2月17日之前邮寄至本实验室。 5、申请资助金额3万元/项,分2年执行,立项当年拨付经费1万元/项,开展合作研究发表相关成果满足结题条件后再予以续拨。研究起止年限为2025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6、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对申报项目进行检索、查新,避免与国家已获资助的项目重复申报。同时,除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外,还应避免重复国际上已做过的工作。 四、考核要求 (一)开放课题研究在结题验收时项目科研成果应满足以下条件: 1.以所在重点科研平台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发表1篇B区及以上论文或1篇C、D区英文论文; 2.论文检索必须是研究论文或综述,简讯类文章不纳入统计; 3.对发表在增刊、专刊(副刊)上的文章,不计为相应的论文成果(D区以上英文论文收录专刊不受此限制)。 (二)开放课题研究成果署名要求。 1.开放课题资助的研究取得的论文、专利等成果,归重点科研平台和开放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共有,并共同署名。 2.开放课题资助的研究发表论文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中的一种: (1)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负责人,第一完成单位为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2)论文第一通讯作者为课题负责人,且其第一署名单位为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3)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负责人,第一完成单位为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同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3.属开放课题资助的研究取得的论文、专利、奖励、产品等成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注明“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xxxx),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of Automotive Transportation Safety Enhancement Technology (Chang'an University)。 承担开放基金项目的负责人需每年一次向重点实验室提交年度进展报告,项目结束后负责人需向重点实验室汇报研究工作,同时提交研究报告及相应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付威 联系电话:13679126416 E-mail:wufuwei@chd.edu.cn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尚苑路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汽车学院(710018) 六、附件 附件1 重点科研平台开放基金申请书模板 附件2 《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目录(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