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系统
发布人:陈涛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次数:312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K35B01)研究成果

       公安部科技成果验收登记(成果登记号:公成验登2010108)

      

        1.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1)车辆大侧偏运动特性描述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

       (2)轨迹逆向工程叠代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

       (3)车辆碰撞瞬间解析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

       (4)车身大变形有限元精细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

       (5)运动车辆碰撞点检测与动画实现方法

       (6)车辆地面印迹3维再现描述方法

       (7)连续碰撞中心痕迹预描与轨迹拟合计算方法

       (8)异类形态逆向梯次组合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

       (9)系列支撑数据库系统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项。

       2. 技术特色

       (1)实现了事故计算的全过程解析化

       有效解决了车辆大侧偏运动力学描述计算方法和车辆碰撞瞬间逆向不确定性方程组、连续碰撞及车身大变形情况下的解析化难题,从此使得车辆碰撞过程动力学计算的可靠性、唯一性和高精确度得以实现。由其构成的车辆碰撞计算与模拟再现模型系统经采用来自JARI的实车碰撞实验数据资料比较验证,模拟计算碰撞车速与实测碰撞车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值为5.67%。

       (2)实现了事故过程再现的便捷与精准化

       开发了碰撞点检测方法和基于3DMAX和OpenGL图形技术的事故构成诸元素(40余种典型车型、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各型道路结构及典型固定物等)底层3维建模与驱动支持系统,有效解决了事故道路场景和事故过程模拟再现与轨迹描述时的便捷、快速和精准性问题。经采用来自JARI的实车碰撞实验高速摄影录像资料比较验证,碰撞(事故)过程中车辆最终停止位置(包括方位角)、运动轨迹及各瞬间运动姿态的模拟再现结果与试验录像记录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3)实现了事故分析计算的大容量类型

       有效解决了复杂多形态组合型和连续型交通事故计算与再现时的连续碰撞中心痕迹预描与轨迹拟合计算方法和异类形态逆向梯次组合计算模型与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大大提升了道路交通事故分析计算系统的事故类型涵盖量,可以进行包括单一类型(9类)、连续类型(2类)和组合类型(5类)在内的16大类我国主要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的计算与模拟再现。在事故形态涵盖量方面居世界同类系统第一位,提高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对于实际道路交通事故复杂情况的适应能力。

       (4)实现了事故分析计算的操作简捷化

       基于系列支撑数据库技术开发并连接了与事故计算再现有关的车型参数、轮胎与路面力学参数、现场(图)数据、痕迹模型等支撑数据库和图形库系统,基本实现了现场结构参数和背景参数数据的规范化和仓储化,大大削减了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道路交通事故计算分析时的参数采集量和数据输入量,在操作效率和简便性方面居世界同类系统第一位。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事故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由专家、学者向一线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鉴定和处理工作人员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